食盐中为什么要添加松散剂及其种类
松散剂又叫抗结剂、流散剂,英文名anti-caking agent。为使产品保持良好的流动性,避免结块而使用的添加剂。
众所周知,盐是比较吸潮的物质,由于盐表面含有部分溶液,当颗粒与颗粒之间相互接触时,会发生重结晶现象,化学界把这种现象称为搭桥。如果不加松散剂的话,盐会变成一整块,这样对装卸 和运输,以及使用都会造成极大的困难,所以人们就需要在盐中添加松散剂来解决生产、使用和装卸的不便。
加入松散剂的主要原理如下:
1.有效减低粒子间的吸附粘连;
2.控制颗粒晶形,保持颗粒具有良好的稳定晶形;
3.有效固定颗粒表面自由水,从而降低化学反应及重结晶所需要的介质;
4.超细粉体较强的吸附于颗粒表面,有效的阻隔粒子之间的接触;
5.超细粉体堵塞颗粒表面毛细孔,阻止颗粒内部水分向表面的迁移。
通过上述原理,科研工作者发明并制造了多种有效的松散剂,但并不是所有的松散剂都可以加入到食品中去,作为通用的松散剂被人们普遍使用,它必须满足以下几个特点:
1. 必须经过大量的数据表明,在一定限制内使用是无毒的,必须经过毒理性检验;
2.生产工艺简单,生产原料容易获得;
3.抗结效果好,加入微量就能起到作用,不改变原物质的性能;
4.性质稳定,不会改变原物质的化学状态,不会影响口感等性能指标;
5.不容易在人体内沉积,容易新陈代谢;
6.价格相对低廉。
根据上述原则,所以在GB2760-2014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中,作为抗结剂添加在盐中的传统添加剂有亚铁氰化钾或亚铁氰化钠、碳酸钙、柠檬酸铁铵、二氧化硅,后来增补阿 拉伯胶和酒石酸铁。
亚铁氰化钾或亚铁氰化钠、柠檬酸铁铵以及酒石酸铁三种抗结剂都是通过控制颗粒晶形,保持颗粒具有良好的稳定晶形和有效固定颗粒表面自由水,从而降低化学反应及重结晶所需要的介质,起到 抗结作用。
二氧化硅和硅酸钙是通过超细粉体堵塞颗粒表面毛细孔,阻止颗粒表面毛细孔,阻止颗粒内部水分向表面的迁移和超细粉体较强的吸附于颗粒表面,有效的阻隔粒子之间的接触,从而起到抗结作 用。
阿拉伯明胶可有效减低粒子间的吸附粘连,加入胶状物质控制颗粒晶形,保持颗粒具有良好的稳定晶形。
虽然上述三类物质都具有抗结效果,但亚铁氰化钾或亚铁氰化钠抗结效果较好,根据GB2760-2014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中所规定的使用限值,要达到抗结的效果,亚铁氰化钾 或亚铁氰化钠允许值为不大于10mg/kg,柠檬酸铁铵允许值不大于25mg/kg,酒石酸铁不大于106ppm,二氧化硅不大于20000ppm,硅酸钙则按生产所需添加。通过比较,亚铁氰化钾和亚铁氰化钠用量少, 相对成本低。从加工者的角度来讲,硅酸钙和二氧化硅是极细的粉末,不可溶,加工过程中容易吸入肺部,对加工者造成危害;阿拉伯明胶和酒石酸铁虽然可溶,相对价格较高,想要起到抗结效果,添 加量较大。所以通过比较,盐行业就普遍采用亚铁氰化钾或亚铁氰化钠作为抗结剂。
综上所述,盐中添加亚铁氰化钾或亚铁氰化钠是安全的,更是广泛性的。